同样的局势,由于情况不同,其对待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。当时,诸侯王反叛秦王朝。秦将章邯率兵将赵王包围在巨鹿。楚怀王派遣项羽、上将军宋义等人率兵到北方救助赵王。行军到了安阳(今山东曹县东),停止不前。项羽对宋义说:“如今秦军在巨鹿围住赵王,我们应尽快渡河,我们楚兵从外围攻打,赵兵在巨鹿城中内应,内外夹攻,必定击破秦军!”宋义说:“不是这样,若想打死牛背上的虻虫,就不能只是杀牛身上小的虮虱。虻虫用来比喻秦王朝,虮虱用来比喻章邯。正如现在统兵打仗是要去灭亡秦朝,而不以全力与章邯打仗,现在,秦军正在全力地围攻赵国,若是秦军得胜,必然耗费精力疲惫不堪。我们也正好趁他们疲惫灭亡秦朝;若是秦军失败,那我们就率大军鸣金径直西进,必定能实现我们灭秦的大业了!所以,当今之计,不如坐观秦赵相斗,等待取利时机。若论披挂上阵、拼杀冲锋,我宋义不如您。但坐下运用谋略,您就不如我宋义了。”
项羽说:“您奉命率军全力攻秦,但却长久按兵不动,再说,因为今年收成不好,百姓穷困,我们的士兵都只能吃杂着豆类的蔬菜。军中没有半点存粮,而您却仍旧大宴宾客,不肯引兵渡河去赵国寻找食粮,联合赵军一起抵抗,还说什么‘等着趁秦军疲败’的话。凭秦军的凌厉之势,围困新建立的赵国,必然能攻破赵国,赵国灭亡就会使秦国强盛,哪还有什么‘疲败之机’可以利用!况且我们楚军新近失败,楚怀王坐不安席,调集全部实力交由将军一人统领,楚国安危,在此一举。如今将军您不顾及国家,不体恤士卒,自己的儿子去齐国为相,只顾私情,哪里是为国为社稷着想的臣子!”